close

 


20111104 鹿港文武廟

位在彰化鹿港的文武廟,是三合一式的傳統文教祭祀空間;
將武廟、文祠、與文開書院三者排成一字並存,除了悠久的古蹟建築之外,
同時也是座綠意扶疏的休閒好去處。

走進文武廟的紅磚步道,兩旁盡是高矗入天的椰子樹,直挺地昂提天際。

由入口走進來後,首先看到三者並排中最左側的武廟
其中主祀關聖帝君,配祀關平、周倉。

這座武廟於嘉慶16年(西元1811年),由同知薛志亮率士紳們集資興建;
士紬蘇雲從負責武廟的興建;並於嘉慶17年興建完成,
主為二進帶廂格局,在正殿與廂房間有配殿的設置。

武廟的三川殿並沒有門神彩繪,完全符合官廟宇的風格。
目前正殿裡有嘉慶16年(西元1811年)「藻耀海天」與
咸豐4年(西元1854年)的「峻極於天」匾額高掛,乃是武廟中的重要文物。

而在武廟文祠之間,還有一口虎井,號稱為蓬萊第一泉
由圓形孔門進入後,便可看到該泉的所在。

左為武廟,右為文祠蓬萊第一泉就在此座落著。
現在井口已經加上鐵蓋以為安全。

鹿港文祠即為文昌祠,與武廟同時於嘉慶16年(西元1811年)
由鹿港海防同知薛志亮捐俸集資倡建文祠、武廟,由士紳陳士陶負責文昌祠的興建。
然而為何稱在文祠而文廟呢?
其實「文廟」是官設的孔廟,必須是縣治(今日的縣轄市,例如彰化市)以上的
地方層級才可設立;因此彰化市便有官設的孔廟,
而鹿港並非縣治所在,因此只能設立民間性質的文祠

此外,文廟奉祀的是至聖先師孔子,
文祠奉祀的則是儒教中的文學之神:文昌、文衡、大魁、朱子、孚佑五位帝君喔。
昔日鹿港文人們曾於文昌祠內成立「拔社」,為鹿港早期的義學與詩社;
同時文昌祠也成為文人聚會的場所。

文祠的三川殿內有二塊碑文,分別是嘉慶24年(西元1819年)的
「重修文武兩祠碑記」及光緒8年(西元1869年)的「重修文祠碑記」碑文;
乃是文祠武廟的重要文獻。

此外在文祠入口兩側的壁上,有著鹿港近代書法名家
如歐陽錦華、施人豪等作品,筆風蒼勁雄豪值得細覽。


文祠之中主祀文昌帝君,同祀倉頡先師、魁星爺。

武廟相同的格局同為二進一院的古蹟建築,前方設置一座半圓形的水池,
稱為「泮池」。詩經泮水篇:「思樂泮水,薄采其芹...」。
昔日古人應試及第之前,需先至文昌祠祭祀,循古禮於泮池邊摘取芹葉,
插在帽緣,因此日後考取秀才功名,又稱「入泮」或「泮喜」。

最右方的文開書院與龍山寺、天后宮並譽為鹿港鎮上三大古蹟,

其佔地規模廣大,且為鹿港的文化搖籃,對於台灣文化也有深遠影響。清道光4年(西元1824年)時鹿港海防同知鄧傳安提議集資興建書院,至道光7年(西元1827年)始完成書院建築,定名為「文開書院」;

為紀念明末儒者沈光文(沈光文,字「文開」),於荷據時期至台灣從事教育工作,被譽為「台灣開台文化之父」。而同治8年(西元1869年)由鹿港同知孫壽銘發起重修文昌祠時,並聘請進士蔡德芳掌教文開書院。

文開書院結構分為三進:第一進為三川門,木質古舊的大門呈現其歷史古風的風廳;
第二進前堂,為書院祭祀之所,中祀徽國公朱子(朱熹),為閩派理學之代表,
旁祀海外寓賢八人(沈光文、徐孚遠、盧若騰、王忠孝、沈佺期、辜朝荐、郭貞一、藍鼎元)。


第三進為後堂,書院院長居住所在,左右兩旁共設有十四間學舍。

泮池看過去這排成一字的三合一古蹟建築群,配合周邊綠意扶疏的林木樹蔭,
是個十分風雅又懷古的休閒所在。

 

參考相簿

20111104鹿港文武廟

延伸閱讀

[彰化]鹿港美食體驗~中山路

[彰化]鹿港美食體驗~第一市場 

[彰化]洪維身蚵仔炸 

[彰化]立德鹿港會館 

[彰化]鹿港摸乳巷 

[彰化]福興穀倉 

[彰化]緞帶王織帶文化園區 

[彰化]台灣玻璃館 

[彰化]鹿港文武廟

[彰化]鹿港鳳山寺

鹿港文武廟

TEL:04-7772148

ADD:彰化縣鹿港鎮青雲路2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萬花筒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