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17 日本北海道小樽(おたる、Otaru)浪漫散策(下)
離開「出拔小路」後,我們又依著地圖上的指示由出拔小路往回走,再度走回小樽運河ターミナル(Terminal);在十字路口向左後經過巴士總站的停車場,便出現了天狗山纜車的廣告看版。如果今天的天氣晴朗,真想停留到晚上搭乘纜車上去欣賞夜景;可惜的是,今天是個陰沈綿雨的天氣啊!!
再往前走便看見大正硝子館的身影,這棟代表小樽市在明治後期的商店建築,著實描述著它的年代與地位。
這棟建築物是在明治37年的稻穗町大火後建造的,後方有著一整排連接著住宅與倉庫。它的原名為高三郎商店,是由山梨縣出身的五金商高三郎襲名而來。位在轉角處的地理位置,使它的西側與南側也設計了袖牆以利防火之用;外壁則以札幌軟石做為支撐。
輕步走入店中,吱吱作響的地板回應著它的年紀;
店中擁有太多美麗又精緻的玻璃(硝子)作品了,徵求了店員小姐的同意,我咔喳咔喳地拍個不停,想要鉅細靡遺地留住每一個優美藝術品的身影。
在外牆披上了綠茵後的大正硝子館更顯的有生氣,連通後方建物的小門非常精巧可愛。
後方是棟大正硝子館附設的創作硝子工房,如果你對玻璃工藝有興趣,可以報名參加製作;困難的部份交給專業的師傅,你只需輕輕動手便可以學到硝子製作的過程與方法喔!!
創作硝子工房的後方再連結著的是另一間大正硝子とんぼ玉館,とんぼ的日文意思是蜻蜒,而とんぼ玉則是蜻蜒的眼睛;意思是指製作出如蜻蜒眼睛般又圓又大又清澈的玻璃珠。
而再後方的純木造建物則是大正哨子的月下美人館,裡面也是展示及販售多位玻璃珠創作家的作品;再後方一點的大正硝子びーどろ館,裡面有許多精緻可愛的自然與動物等款示的玻璃小飾品,超級可愛喔!!
大正硝子館的數棟建築都沿著這條連接著運河的小河而存在,河上掛著幾串輕脆的風鈴,只要微風吹動,就可以聽見爽朗清亮的鈴聲。
而在小河的另一側便是小樽浪漫館啦,明治26年(西元1893年)建築作為百十三銀行小樽分行所使用;而該棟建物的特色便是在屋頂及門口都讓人想到希臘式的風格;設計者是池田增治郎大師喔!!
沿著河流後棟仍是小樽浪漫館,
木質青色大門,帶點歐式又具和風的感受。
館內展售著多樣化的硝子製品,想要空手而回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喔~
門口還有個純白色的石雕煞是好看。
大門右側的小門裡,居然還有間復古式的咖啡廳Cafe DECO喔。
再往前朝著堺町本通走著,便是聚集許多小店的熱鬧的街道。
而在街道上有個小小的大佛三兄弟的木亭,有點嚇人也帶點趣味。
此外,還可見到1896年便興建的岩永時計店,是鐘錶批發商岩永新太郎為了開鐘錶行而打造的;而後在西元1991年重新修復了正面二樓的陽台,中間設計為半圓拱形的門狀;不過大體都維持原本創建時的樣貎。
現在的岩永時計店仍在營業中喔,保留了相當完整的店貎作為歷史的見證;
但空出了一小部份的店面做為輕鬆的咖啡廳迎接著想來參觀或是歇息的客人。
在對街不遠則是昆布專門店利尻屋,看著店面上不老館的大字就可知道昆布對人體是很養生的食品;
有空的話,進去喝杯免費的昆布茶試試帶有海味的茶品也很不錯。
前方這棟古樸的樓房吸引了外國遊客的注意,玩興大開的她們決定擺點有趣的POSE來拍照。
右邊巷子裡更有形地將復古的街道及小樽運河側邊倉庫的景象呈現而出,忍不住利用變色的方式讓照片帶領回到過去的想像。
走著走著對面在做什麼???為什麼有群人就坐在人行道大啖了起來?!
才剛靠近攤子就被陣陣香味給吸引著,看著一顆顆碩大的在爐火上跳躍著,嘴裡的口水還真是難以控管。
原來這是個現場燒烤攤位,店門前擺著多款新鮮又肥美的海鮮,價格平實近人加上誘人的香味,讓我們這種愛吃鬼一旦靠近後,沒吃到是絕走不掉的。
在一顆200日元與一顆500日元間掙扎了好一會兒,200元看起來扁很多,在厚度上可能會失去點口感。
夕張的哈蜜瓜,當時應該也試吃一下和我們第三天所買的富良野產有什麼不同才對;可惜當下吃了干貝後心都酥麻了,啥麼都不記得了啊~~~
付了錢請師父幫忙挑選,然後就開始燒烤作業啦。首先是用剪刀將貝縠給撬開再剪開;
最後淋上淡味醬油及放上塊奶油便大功告成。不過在吃過之後,我覺得這麼鮮美的貝肉光灑點鹽花就足以襯托出它的美味,不用放這麼多調味料搶走風采;大家可以作為參考啦,下回去吃可請師父放點鹽巴即可。
這就是我們所吃到的貝肉,哇,又香又甜又脆,很想一顆接一顆給它吃到飽啊。
食用完畢就要分門別類的將手上的物材投入不同的箱子之中,就可以保持街道的乾淨與地球的環保啦。
而在燒烤店的隔壁(眾人圍觀的地方),便可挑戰自製硝子的樂趣。
乖乖坐在位子上,聽從師父的指令,要你拿剪刀剪一下,再讓你拿攝子夾一下,其他辛苦危險的工作他來執行;一邊做一邊教,很快就有一個專屬於自己的作品出爐囉。
隔壁的石之藏以沈穩的深色石牆在眾多洗白泛黃的石造倉庫中顯得出色又莊重,
前方的ふうど館(葡萄館)也很熱鬧,
呈現垂宜的山坡下方有兩間風格迥異的店家,一家賣的香,另一家賣的是玻璃製作的燈具。
走著走著便來到「北の漁場(北之漁場)」的小樽運河店,
熱鬧的菜單就在眼前爆發開來,平價又新鮮的海鮮料理都在這裡盡享得到。
裡頭更裝點為小樽運河橫丁,也可以像我們剛才一樣坐在裡等著燒烤著海鮮打打牙祭。
再往前走便來到VENINI的小樽分店,全名為Italian Modern Art Glass VENINI,
店門口有著彩虹顏色VENINI招牌顯眼又繽紛;源自於義大利威尼斯小島上的高水準的玻璃工房VENINI作品的展示銷售專賣店。
在VENINI的小樽分店一旁就有來自義大利及其他各國名師的作品展覽及販售中。
中央很用心地安設了一個超迷你的水道,裡頭還停著一艘威尼斯最有名的鳳尾船(貢多拉),供大家拍照留念。
由後方臨港線大馬路上的門口走出來,
原本打算等一下要去吃高達十多層的霜淇淋,故先來份三層的頂著先,沒想到我們居然沒找到該家店,所以最後沒吃到十來層的,只吃到這個。
再走便來到「北一地酒藏」,是間介紹各種小樽本地酒類的老店喔。
接著是北一硝子三號館,在小樽繁盛年代,利用石造倉庫來往不息的貨物運輸便是小樽的特色。這座建於西元1907年的木村倉庫,採用木骨石造的建構方式,在當時是作為鰊魚場轉運之用。廊前中央還保留著當年推車所使用的軌道,但現今則為堺町本通街上歷史記憶的象徵建物之一,還曾於西元1992年獲得小樽市街景獎。
裡頭最厲害的北一硝子限定六段霜淇淋,如果早知道找不到我的霜淇淋,剛才直接來這裡吃六層的就好了。
由北一硝子三號館在堺町本通的大門走出來,對面則是北一硝子見學工房;在這裡也可以學習到製作硝子的技術與方法喔!!
街邊這棟西式的洋房建築便是可愛的木偶動物園,陳列了許多逼真俏皮的動物布偶,很受小朋友的歡迎喔。
接著便是重頭戲之一的小樽西式甜點啦,六花亭的多款產品如奶油蘭姆葡萄乾夾心餅乾(マルセイバターサンド),都和白色戀人(白い恋人)的一樣久居人氣排行榜的榜位。
而隔壁相鄰的則是我本次的重點北菓樓(北のお菓子 北菓樓),之前來北海道白色戀人和六花亭買和吃的太多了,這次都沒興趣;只有北菓樓家的產品令我躍躍欲試。
豪氣的北菓樓非常大方,整家店所有的產品都放了試吃品任君吃到飽。
而最有名的產品便是妖精之森(妖精の森、バームクーヘン),一層一層的蛋糕像樹木的年輪般環繞起來;
濕潤又香甜的口感令人訝異,光是試吃我就一口又一口地吃了好幾口。在此就容我吃人嘴軟,多多介紹一下北菓樓的產品囉。
由於北菓樓家產品很搶手,像妖精之森的禮盒常常不到午後就銷售一空了。
同樣是妖精之森還有因應過節主題而多加了「祝」及「壽」的用字,讓甜蜜的蛋糕多了份意義。
這款要事先預訂才買得到的送禮鯛魚燒(アップルパイ「贈り鯛」),是日本人在祝福人家生子、入學、入社會及新婚時的好選擇喔!!
接著是最受歡迎的人氣產品,便是泡芙(シュークリーム);泡芙之中最難買到的便是這一蛋難求的北國夢之蛋(北の夢ドーム)囉,想不到我在ESTA每次都買不到,來到直營店居然也是遲了一步只能望著模型興嘆而已。酥脆的泡芙外皮包覆著雙層的奶油餡及奶黃餡,吃起來的滋味讓人驚艷所以高居人氣排行之首呢。
另一款則是 北海道涼夏自在遊第一天 在ESTA大食品街便已搶先一步入手的夢不思議,
同樣酥脆,咬起來卡滋卡滋的外皮,包覆著微甜的卡士達醬,輕輕一咬就爆漿而出。
接下來也買不到的還有夢車輪,無論是香草或是巧克力口味的膨鬆戚風蛋糕,都十分爽口。
兩手空空的離開北菓樓,心中很不好受,沒辨法誰叫我們來得太晚(含淚),想買的產品一樣也沒剩;只能走到戶外,認真地欣賞一下造景唯美的室外花園,唉.....
沒關係,雖然吃不到北菓樓,但前面就看到了今天預定要享用下午茶「Le TAO plus(ルタオ プラス)」那青綠又廣大店面啦。這間位在臨港線旁的「Le TAO plus」是2008年7月才開幕的店面,天氣很好的日子坐在馬路旁露天座位區欣賞對面小樽運河與石造倉庫的風景也很不錯。
在堺町本通的道路兩側Le TAO分別擁有兩家店。這間是「Le TAO Cheese Cake Lab(ルタオ チーズケーキラボ)」。
幾經考量之下,我還是選定了這間三樓有著展望台的Le TAO總店享用我的下午茶時光。
二樓窗戶是在石造建物中用磚砌成的圓拱形造型,而這個窗戶就是我用餐時鄰坐的窗格喔!!
由一樓深青色的大門走進去,
而這就是我來到Le TAO所要追求的夢幻珍品「雙層起士蛋糕」(Double Fromage);使用瑪士卡彭生乳酪和北海道產的焗烤起士相疊而成的一項產品,目前是該店的人氣首選商品喔。
參觀完了一樓,登上二樓Le TAO附設的咖啡廳,輕鬆地來個悠閒的下午茶時光吧!!
在Cafe LeTAO的Cake Set可以由12種蛋糕中選擇一樣自己喜歡的,再加一杯飲品只需日幣840元;若是想吃的蛋糕太多種,則可選定三款蛋糕只要1365日元而已喔!!
Le TAO家的紅茶也是非常有名的喔,採用來自斯里蘭卡的名牌茶葉,每個月都提供著不同口味的茶品呢。
具有非常自然又淡雅的茶香,令人感動;如果喜歡,也可以向店家購買喔~
咖啡廳的角落也佈置的相當精緻活潑;如果氣候不錯還可以推開門坐在戶外享受喔!!
這就是由我們所坐的位子看出去的景色,對街便是小樽音樂盒二號館及是Le TAO Cheese Cake Lab。
沒多久「雙層起士蛋糕」(Double Fromage);上桌了,超迷你的小小蛋糕給人精緻又講究的第一印象;
上層超綿細到像泡沫般的鮮奶油,一沾到嘴唇便化掉了;中層像氣泡似的清爽起士游移在液狀與固狀間的神奇口感;下層較為濃重的起士蛋糕讓一切如夢幻般的滋味完整在口中融合。的確是道很有功夫及技術的蛋糕,不過奶味很濃也是一大特色,初嚐一口就讓害怕奶味的我給退開了。
另一道則是芒果布丁,香氣濃郁的芒果果凍在上層透明柔黃的色澤,加上微酸的芒果果膠和顆粒狀的芒果果丁,合併起來滋味非常好吃;下層則是滑順綿密的芒果布丁,多加了些許的牛奶與甜度,讓整體入口的酸甜度變的恰到好處。
飲品我們則是選擇了一杯熱咖啡及熱紅茶,相較於紅茶的芳香順口,這咖啡的口味就顯的清淡多了。
金褐色的茶液在燈光下閃閃發亮,清香茶味微微在口腔中散發,非常銷魂喔!!
每杯茶旁還會送上一張關於茶品的解說,非常自豪地介紹著這餘味留香紅茶茶葉。
這一整天的步行疲累,都在裡藉著香濃的紅茶和略有點太甜的甜點,以及窗外悠閒的景色讓人全部放鬆了!!
用完了午茶,趁著天黑之前快點爬上頂樓來欣賞整個小樽市的風景吧!!
圓型的頂樓四周都有大片的窗戶可以眺望遠方風景及樓下街景;
地板上則有東西南北方向的指盤。
由外面看起來的大鐘造型既華麗又古典呢。
前方小樽港灣裡的郵輪也可以簡單地看分明;
以及右側的臨港線也可以看個分明;
當然,著名的童話十字路口(メルヘン交差点)也是盡情地在眼前呈現。街角的常夜燈也是該區的著名地標呢。
喜歡音樂盒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喔,小樽音樂盒二號館(小樽オルゴール堂)很值得進去一逛呢。除了各式各樣的音樂盒之外,還展示了許多古董音樂盒喔!!
告別了位在童話十字路口的總店,希望下回再度來訪Le TAO的機會可以快點到來啊!!
所謂的童話十字路口指的是銀之鐘一號館旁的街道與紀念品小樽館(スーベニールオタルカン)與位在堺町本通盡頭的小樽音樂盒一號館(小樽オルゴール堂)交錯的路口,路口周邊西洋建物林立,具有歐洲童話世事般的風景。
興建於西元1924年的銀之鐘一號館在興建之際這周邊原本是小樽港進港河口,故有多條道路交錯,形成當時的交通樞軸;原本作為中越銀行小樽分行的建物,在昭和18年成為北陸銀行,再於昭和38年改名為南小樽分行。最大的特色是於外牆採砂漿加工,在二樓的窗戶旁加貼咖啡色的花磚,以菱形圖案顯得出色。
而右側粉白的紀念品小樽館是1926年建造作為富山縣的戸出物産小樽分店所使用;建物採用外表左右不對稱的設計,以窗框來顯示構成垂直對應的理念在此實現了;背後是做為倉庫使用的三層建築,而在一樓的室內空間裡,以鐵製的圓柱排列成行,再在柱子上加裝肘狀受力木以支撐二樓的地板。
而小樽音樂盒一號館(小樽オルゴール堂)是由明治24年(1912年)在北海道創業的白米穀物商共成公司興建於此的建物;在多為石造建築的小樽市中較為特殊的磚造房舍,內部是以木頭作為主體結構。外牆上褐色的石磚則是以圓拱形窗邊花石是以keystone為主,而底部及角落部份則以corner stone舖設為特徵。
純木打造的挑高空間,與五花八門的各式硝子製品都在這裡散發溫馨又柔和的光芒。
身為音樂盒館,隨時都有各式各樣的音樂盒樣式及傳統古典或流行浪漫的音樂可以選擇;還記得上回來時光在這裡就沈淪多時,無法自拔。
只不過這回我很理智的只買了二張精美的明信片作為紀念,尤其明信片是來自台灣製造的,當然要多多捧場囉。
明信片的正面有二款,一款是小樽音樂盒一號館的夜景照;
然而還有一項古董地標也是非看不可的,就是位小樽音樂盒一號館前方由加拿大人Mr. Saunders於1977年完成的蒸氣鐘作品,高有5.5公尺重達1.5噸,為世界最大的蒸氣時鐘之一。這個蒸氣鐘每小時會報時四次,每十五分鐘便會發出五個音階的音調,噴射蒸氣在空中非常有特色喔。
原本作為小樽海關所燈塔的常夜燈,據說是明治4年所設置作為引航船隻進港的地標。
現在的常夜燈已經功成身退轉型作為童話十字路口中的地標,雖然已不再在深夜中引領船舶入港,但也為周邊商家照亮光明引來商機。
位在小樽音樂盒一號館左側的夢之音(キャラクターハウス夢の音)也是同一集團旗下一份子,裡面也有許多可愛逗趣的主角玩偶,非常適合大人小孩共同欣賞。
屋角這對石造的米奇與米妮就非常受到喜愛,大家都紛紛停留和他們拍照呢。
走到這裡童話十字路口的景色也看的差不多了,而這半天的小樽浪漫散策沿著地圖也也走到盡頭了;
順著往南小樽車站的街道往上走,路旁這個店家外牆上的貓咪好逗趣。
小樽在明治末期後陸續興建大量的三層木骨石造建築,但這個建築物郤是小樽現存不多的石造三層樓店舖用建物。原本是作為上勢友吉商店所使用,本身是特色則是追求以Keystome(拱心石)所舖設的牆面上,窗戶作為醒目特徵為目的。現在是遊工房(遊工房アートスペース)展示藝術作品之用.
路邊這棟咖啡色的建物以對稱的長型窗格為特色,但吸引我的是它的名字。
沿著空無一人的上坡路走去,目的是前方的南小樽站。
路旁一塊空地上的紅色花朵吸引了我的鏡頭,直到暮色出現才變好的天氣真令人遺憾。
快速列車進站了,浪漫又西洋風情的小樽風光就到此結束啦。希望很快有機會可以在白雪靄靄的季節,再度來訪小樽運河與浪漫的小樽風光。
本回遊記:
[日本]札幌チサンホテル札幌(Chisun Hotel Sapporo)
[日本]札幌アパホテル札幌 (Apa Hotel Sapporo)
[日本]札幌Chitose Outlet Mall Rera
[日本]札幌驚安の殿堂 ドン・キホーテ(唐吉訶德 驚安殿堂)
[日本]旭川トーヨーホテル(東洋飯店/ Asahikawa Toyo Hot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