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40220 連江縣莒光鄉東莒島卡蹓初體驗

昨天的北竿行靜肅的氣氛和熱烈的冬陽讓我們對馬祖有了好印象,今天早上北海岸飯店的老闆特地去買了當地很受歡迎的餛飩湯給我們做早餐,實在好感人。吃完了溫暖、美味的早餐,揮別這個我們在北竿溫馨乾淨的家,搭上飯店的接駁車前往北竿的白沙港準備搭船前往南竿島囉!

前往白沙港的路途上,我們在坂里大宅旁見到揮手攔車的老伯伯,原來他有一箱剛挖好的白蘿蔔要送到白沙港上船運出島外;阿文老闆不但下車幫他把白蘿蔔搬上車,還扶他坐上前座,一路載著伯伯和我們一同前往白沙港。這,就是我們這兩天在馬祖島上感受到居民們互助互愛的溫暖.....

下了車揮別老闆,他正忙著幫伯伯把沈重的蘿蔔運下車。


而我們也趕忙進入港務大樓,買好船票準備展開今天的東莒跳島行程。大門口的右側就能買到船票,而且裡頭的空間很寛暢,座位也很舒服,門口走進來正前方就有船班來往的時間表。

左側也有個簡單的餐廳賣著茶葉蛋和餐點,也可以租用機車。除非你是一日遊來回南北竿,那麼下了船就可以直接租用機車繞島旅遊;不然北竿島上的飯店大多包含接送,不妨下了船先到飯店放下行李再請飯店帶你去租比較輕鬆喔。

 

馬祖雖然有四鄉五島,但各島之間的船運皆由最大的南竿島出發;所以我們也只能先前往南竿島,再轉船到東莒島去探險啦。


而來回南北竿的船行時間大約只要12到15分鐘,由早上八點開始到傍晚五點半,每小時的整點由南竿開船過來,而每半小時再由北竿開回南竿。船票並不便宜,只有馬祖居民、小朋友及老人家有縣政府補助或優惠。

船名稱為吉順號,由於航行時間不長,所以船身並不太,上層有三張長椅,每張大約可坐四到五個人;下層的座位較多,由於我上船後船馬上開了,所以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拍到下層的畫面,請見諒囉~

 

南竿島不虧是全馬祖最大也最熱鬧的島嶼,光是福澳港往來的人們應該就心我們昨天在北竿看的人多了吧?!上岸後迎接我們的是福澳港的漁業大樓,要前往各離島的船票也在該棟大樓的售票處購買。


由於時間還早,我們打算要前往東莒的售票櫃台還沒開始賣票,所以我們只好四處溜溜,先向一旁旅遊服務中心的大姐打聽東莒島是否值得花時間一遊。

人超好的陳大姐,不但提供我們南竿的旅遊資訊,也強力推薦若是時間允許真的應該前往東莒去看看;還說她們當地人有時都會登上該島去度假,如果我們喜歡昨天北竿那股蕭瑟、純樸的氣息,那麼保留更多原始風貎的東莒我們一定更喜歡!!

原本我們還掙扎是否明天再前去東莒,但大姐擔心馬祖氣候多變,若我們明天去萬一回程天氣變化船班隨時都有可能停駛,那麼我們就無法趕上飛機回到台灣,直接就留在東莒參加關島(關在島上)N日遊了;還是今天先去比較保險,至少還留明天一天可以緩衝。

經她這麼一說我們的心也再不猶豫了,趕快買好船票前進東莒。

由南竿島往來東、西莒的船一天只有三班,單月先由南竿去西莒再到東莒,雙月則是南竿到東莒再到西莒;時間分別是早上7點、11點及下午2:30分由南竿出發,船程約五十分鐘左右。不過東、西莒之間距離很近,一下就到了;其實先到那個莒不是重點,可惜的是船班結束的時間很早,二月由東莒出發到西莒,再回南竿的船班則是早上8點、中午12點及下午3:30分。所以除非前一晚住在南竿,然後搭乘早上7點的船到東莒,再搭船行進西莒,然後再搭3:40由西莒出發的船回到南竿;但這樣的時間安排似乎又有點太趕,對這兩個美麗的島嶼都只能匆匆看過甚為可惜。

出發前還怕在東莒找不到地方吃飯,所以打算先來漁業大樓旁的超商買點存糧;

沒想到一大早物資補給船還沒來,整個美食區空空如也。在離島的生活,看來也不容易,生活在大都會的我們真的很幸福。

由於船程較長,所以往來南竿與莒光兩島之間的馬祖之星是艘大船,和剛才來往南、北竿的船隻大小差很多。

船上的空間很大,座位也很多。

後方的座位熱烈播放著蔡依林演唱會的DVD,而我們則往前尋找安靜的角落,靜心欣賞馬祖的海上風光。

船窗外還停泊著台馬輪,它也正要載著旅客前往東引島。每月的四月到九月是燕鷗來訪馬祖的季節,如果想來馬祖,不妨趁這個時間內來,就能增加觀賞珍貴燕鷗的行程。而東引島上的東湧燈塔則是萬花筒自台北花博看到模型後就一直很想親眼目睹的景點之一,所以這次的馬祖行只是開端,我還會再找機會來訪東引和西莒的喔!!若是時間充足,美麗的北竿我也還會想要再去欣賞,再和老闆們細聊馬祖心情呢~

今天的風浪還蠻大的,出發前很髒的船窗在五十分鐘後被不斷打上來的海浪洗的比較乾淨了;窗外是東莒島的堤坊,馬祖之星也熄火正在準備靠岸了。

下船後碼頭上僅有一棟迷你的建築物,它即是東莒島最大港口猛澳港的船票販售處,也是遊客中心;拿出昨天北竿遊客中心長官交代的電話,我們正準備要打電話請機車行來接我們去租機車巡遊東莒島。


這時,有台車子攔住了我們的路;這即是阿兵哥口中俗稱的小蜜蜂,車上載著零食、飲料跟著部隊四處行軍,補給疲累阿兵哥們的糧食。然而,在人少地狹的東莒,它的功能很多元,不但是間行動雜貨店,也是交通接送車,更是當地導覽車。

車上的司機是容嫂,原先她接了兩位來自台灣的客人做導覽,在碼頭接他們上車後,發現我們兩個孤單的背包客,便上前來詢問我們是否願意加入她的一日遊導覽行程,那麼導覽的費用則由原先兩人自行負擔,變成我們四人平均分擔。費用和我們租用機車的價格差不多,而又可以不必刮冷風(東莒的山不高,建物更少,海風吹起來比昨天的北竿刺骨、強烈很多><),還有專業導覽,我們兩個連忙點頭開門上車。如果你有機會來訪東莒,也需要導覽服務,不妨可以連絡容嫂喔!


就這樣,我們愉快地展開東莒觀光之旅,不但欣賞了美景,也交到了新朋友,更對東莒島有了最深入的了解。位在馬祖列島最南的莒光鄉,包括東莒與西莒兩個島嶼;昔日東莒和西莒因為看來好像兩隻趴在閩江口外海的小狗,故得「東犬」與「西犬」的舊名,合稱「白犬列島」。直至國軍進駐取自「毋忘在莒」之意,才更名為莒光,因此島名也就改成東莒和西莒了。

而東莒島的出入門戶則為「猛沃港」,「沃」即為現用「澳」字,過去具有軍方搶灘登陸補給的重要用途。港後的環島公路上也出現白底紅色的精神標語,在藍天之下格外出色。

猛澳港旁沙灘後方為環繞港灣的城牆建築,張顯昔日戰地裡的肅殺氣息。

「同島一命」、「軍令如山,軍紀似鐵」的標語現在已不再令人那麼緊張害怕,僅為戰地風光裡的一大特色。

昔日的東莒島上曾經擁有大量的駐軍,碉堡、軍營等處處可見;但隨著馬祖卸下戰地前線身份後,軍隊大量撤出,留下來的軍營和堡壘大多隱匿於山壁、樹林之中,若非當地人可找不到。但島上郤能四處見到殘留下來已經報廢了戰車、坦克。

東莒島的路雖然沒有昨天北竿島上那麼陡峭,但也是忽上忽下起起伏伏。周遭的建物很少,讓我們更加慶幸被容嫂撿上車,沒有在這島上挨冷風當飆客。

奇妙的旅程就此展開,我們和車上的兩位旅客交上朋友,更相約當晚一起在南竿島上看廟會;而且這位大哥還是位澎湖船長,看來我下回的離島行也有了專業嚮導。況且這一路也不怕沒吃沒喝,容嫂的車上什麼都有,哈!

東莒島的人文歷史悠長,是馬祖列島上最早出現遺跡的地方,經過鑑定是遠及新石器時代的文物喔!

所以觀光行程的第一站就是著名的大埔石刻,它是被列為三級古蹟的景點。

遙想當年國軍為了戰事進駐東莒島後,在老頭山上找到一塊刻著文字的岩盤;而馬防部司令官雷開瑄於民國55年在該石板上方興建「懷古亭」,其為一座仿古式的涼亭。同時還在亭旁興建一塊石碑,記載該石刻發現的過程與內容的說明。

這古意盎然的懷古亭,柔和了鋼硬的前線風情,典雅的造型與濃烈的中國風味,讓周遭環境變的文藝復古。

走進亭中,正中央的地上以玻璃蓋著一塊古老的石盤,這就是大埔石刻的主角;

石刻上刻寫著:

「萬曆疆梧 大荒落地 臘後挾日 宣州沈君有容

 獲生倭六十九名於東沙之山 不傷一卒 閩人董應舉題此 」

這短短四十一個字訴說的是明朝時中國東南沿海經常受到倭寇的襲擾,故在萬曆年間,安徽人沈有容奉命鎮守閩海各列島,且在不傷一兵一卒的情況下,在東沙島擊退倭寇並生擒六十九人;因此任職工部右侍郎的董應舉刻贈此石碑以彰顯沈有容的功績。

除了在亭子旁另行設立的石刻說明與歷史,旁邊還有補正,可見對此三級古蹟的重視。不過,還有個在當地居民間相傳的小祕密,據說這大埔石刻本身就是一個藏寶圖;若是能夠破解行裡字間的暗示,就可以找到隱藏在東莒島的寶藏,為大埔石刻增添了神奇色彩。

站在古亭前的平台,對岸福建沿海清晰可見,今天雖然霧氣有點重,但用肉眼仍然可以清楚遠眺。

近幾年來馬祖已由戰地前線轉型為離島觀光的發展傾向,因此,在大埔石刻旁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還興建一座散發閩東風味的公廁建築,以及可以通往海邊的木造棧橋,使前來的遊客可以多方位地欣賞馬祖之美。

這棟怎麼看也無法相信它是公廁的優美建築,

就是大家都很需要的化妝室喔!歡迎試用~

這石頭山上原有的石頭大王廟也位在大埔石刻景點旁,這裡除了供奉東莒獨有的老頭大王,牠可是老頭山的山神喔;此外,廟內還供奉著天妃娘娘與福德正神。

老頭大王廟的外觀上將磁磚以閩東傳統丁字砌的工法黏貼而成,而屋脊則模仿閩東廟宇建築慣有的形式,並以漆為紅色。

體驗了閩東風格的化妝室後,我們再度上車繼續觀光行程;環島公路旁的「氣壯山河」是先以水泥塑出斗大字體,再塗上灰銀色的油漆,使其在陽光下擁有閃耀的傲人氣勢。據說是為了鼓舞西莒島的士氣而打造的。

不過,在戰地處處皆可見的各式的精神標語,經過昨日北竿島的洗禮,我們兩個都市佬已經不再那麼沈迷,每個標語都要拍張合照留念了!!嘻~

再往前行便來到令人有點害怕的「雷區」,

國共對戰時為了防止敵軍登陸時所埋設的地雷區域,雖然已經在馬祖完成戰地任務後掃雷清除過,但難免還是會有沒被發現的未爆彈,所以還是不要輕易走進去喔!

而在雷區旁還可俯視美麗的大埔聚落。福州話中「浦」就是小港灣的意思,大埔聚落位在南方突出的岬灣岬角上,風光不在的它曾經是東莒島上第二大的傳統漁村。

東莒島主要有三大聚落,分別為大埔、福正和大坪,馬祖列島的開發起始於元朝,當時和與中國福州沿海的往來相當密切;明末清初開始有福州沿海漁民移居過來,依地緣、血緣關係集結而成各個村落。

而大坪村目前是東莒島上三大聚落中居住人口最多的區域,又有東莒島上西門町之稱,島上的商業區域及行政單位大多座落在此。不過為方便現代生活,原本閩東風格的聚落特色也已消失...

大坪村中聚集了許多民宿、著名的國利豆腐店等,是觀光客前來東莒島上的主要活動地點。

不過因為時間已過中午,大家的肚子都有點餓了,容嫂也還有其他小蜜蜂的工作要去送貨,所以我們先行前往大坪村裡的市場找地方吃飯。

來到有點冷清的市場,由於時間已過下午一點,市場裡好多店都關起了門,僅剩下一間雜貨店及容嫂大力推薦的楓樹林小吃店

楓樹林的菜色很多,想吃什麼幾乎都有,但看起來份量都超大的,所以我們不敢一次點的太多。

我們的考量是對的,楓樹林的餐點都好大一份,而且價格還很實在;一大塊的雞排和一大碗的肉羹麵才130塊而已。

這份冒著熱氣剛炸好出爐的酥炸雞排,不但肉質很軟嫰,外層的脆皮也不厚,吃起來很過癮。

一大碗的肉羹麵分成小碗大約可以五碗,紮實的肉羹嚼起來多汁又細緻,很美味喔!


走出市場,旁邊的華美美食飄出陣陣香氣,好奇的四個人忍不住向內張望;

原來是熱情的老闆娘正在煎著她拿手的蔥油餅,船長大哥馬上被香味吸引,出手買了一份來嚐鮮。

這上過眾多旅遊、美食節目的招牌蔥油餅果然很迷人,最下方是酥脆的餅乾,中間是蔥香滿盈的軟Q蔥油餅,最上方是煎的熟度剛好的荷包蛋,三合一的口感很豐富,香氣也很濃郁,沾點甜甜的醬油膏就讓人一口又一口。我們也接受了老闆娘的招待試吃了一口,果真馬上被征服,也掏出銀子買上一盒。即使已經吃不下,但放到傍晚回到南竿島再吃仍然風味猶存,該脆的脆,該香的香,油感也只比剛煎好時多一點點,還是很可口。

邊買邊聊之際,我們向老闆娘打聽馬祖美酒的消息,老闆娘拿出陳年老酒給我們看,這就是馬祖居民日常烹調用酒。而且這酒瓶還是蔥油餅名稱的由來,原來之前有企業老闆前來東莒旅遊,無意中來到華美美食品嚐到這美妙的蔥油餅,還發現老闆娘是由這支有著正、副總統合照的紀念酒瓶來捍麵,便隨興的為這蔥油餅取名兩人名字的合體"九萬"。後來大老闆在商周分享這東莒島的食記,「九萬蔥油餅」便因此一炮而紅喔!!

老闆娘還利用老酒加上紅麴製成紅糟,慷慨的她還馬上拿出釀好的酒來與我們分享;喝起來有點像是韓國的濁酒或原住民的小米酒,不過酒味不會太明顯,酸酸的發酵味帶點紅麴香,喝起來蠻順口的。而且,老闆娘還用我最想買到的東引陳高來裝瓶。所以船長大哥又馬上出手要求老闆娘出讓這自釀的美酒,我們也忍不住跟風也買上一瓶。

發現我對紅麴酒好奇的不得了,老闆娘連忙領著我到店舖後方看看她的釀酒桶;原來馬祖居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自釀紅糟,像老闆娘就是使用馬祖老酒來泡釀紅麴米,而且她是要利用桶子外圍的紅糟來製作紅槽炒飯,現在是為了夏天旺季遊客眾多時預先釀製紅糟麴來用。而中間的紅麴酒就看緣份賣給有緣人,平常沒有公開對外販售的,所以我們就以150元帶回這瓶好酒!嘻嘻~

站在市場外就可以看見百合民宿,閩東石造外觀的建築看起來新穎又乾淨,但別擔心,老闆娘答應我等她們民宿蓋好後我可以來此打工換住宿,萬花筒已經不必擔心東莒島上沒有能落腳的地方囉~

百合民宿的對面路口就是東莒島上很有名的找茶冰品店,其中的仙草奶凍很受歡迎;但現在天氣實在太冷了,實在無緣嚐鮮。

依依不捨的揮別老闆娘,再度沿著環島公路探索東莒島風光;路邊正在施行舖設人行磚的工程;據說這些石磚是來自福建,因為若是要由台灣運來,光運費就比跟大陸買還要貴。

離開大坪村前往福正村的路口,遠遠的就發現「吾愛吾鄉」標語,下方是以迷彩塗裝的防空洞,旁邊則為莒光鄉地圖及梅花青天白日圖案。現在防空洞的功能已不再,所以只能成為路途中的景色之一...

現在防空洞的後方空地已用來建造東莒淨水場,為馬祖的飲用水盡心力。

接著我們便經過莒光綜合教練場,昔日戰地的居民,不分軍民皆得接受訓練上場射擊,而且大量的軍隊每日奮力的進行訓練,教練場終日打靶聲不絕於耳。但現在兵少人寡,別說打靶聲了,在路上要遇到個阿兵哥都很難了好嗎?!

但這東莒靶場的字樣仍是氣勢如虹的矗立在島上的陽光下,側邊還有因應戰時子彈很珍貴所以不得亂射的標語:「瞄不準不打、看不見不打、打不到不打」,以及「射擊為戰鬥之母」。

在靶場前方的新穎建築便是莒光遊客中心了,想要對莒光鄉有較深入的印象,先來看段介紹詳盡的影片也很不錯。

遊客中心空間不太,但視聽室的設備很不錯,座位也很舒適。

花個20分鐘充分對莒光鄉的歷史、東、西莒的特色有個全面性的了解。尤其是莒光三寶~花蛤、豆腐與西瓜,更是前來莒光必嚐的食品;但我們這回來西瓜的季節還未到、豆腐店又錯過有營業的時間,所以沒機會品嚐到;幸好花蛤昨天在北竿有吃!

位在遊客中心旁的便是福正聚落了,福正是取自「福裡」和「澳正」的綜稱,福正村位在東莒島東北端,全村背倚東犬燈塔且隨海崖而建閩東式花崗岩石屋緊湊地建置福正港後方;福正港為面向西北方的澳口,形成簡易的避風港灣;福正沙灘的沙質細軟如金,在陽光下總是閃耀著光芒。而且這裡還是島上觀賞夕照的絕美之地,火紅的落日總是在西沈時為平靜的海面染上閃亮的金黃色。

犀牛嶼是東莒最著名的潮間帶,因島形狀似一隻趴臥的犀牛而得名。在海水漲退之間,島嶼會與東莒島分離或是接合,形成「陸連島」的景觀。犀牛嶼是由沙灘、泥灘和礫石灘、礁岩等不同地質所組成,莒光鄉位處閩江口外,恰好是淡水和海水的交界,因此由福正沙灘到犀牛嶼之間,退潮後綿延數里的潮間帶海域蘊育出豐富的貝類及海鮮。該處盛產花蛤、紫海膽、佛手、藤壺、淡菜、紫菜、蠑螺等海鮮,種類極為豐富,口感鮮美,堪稱為東莒人的冰箱。

剛才在影片中看到,東莒的寶物之一有花蛤,每年的四月的花蛤節由當地人發起,許多故鄉遊子帶回台灣朋友來參加,由於相當具有特色又有趣,因此越辦越盛大好玩。

連江縣政府為了推動觀光,積極保留馬祖島上閩東建築的特色;所以強力要求福正與大埔聚落的房屋改建都得保留昔日閩東建築的外觀,讓這兩個聚落成為島上重要的觀光資源。

天上聖母慈祥地端坐在漁村一角,眺望著前方的海洋,守護著出海討生活的漁船們滿載歸來,平安富足。

而目前居住人口很少的福正聚落,仍然可以找到傳統式的閩東建築,低矮的房屋多為簡單的二落水屋頂,以亂石砌做成牆面的工法,木造門窗大多已經毁損;

而且還可以有植物由屋牆上成長而出,形成與屋共生的特殊景象。

而新蓋好的房屋外觀保留閩東建築的風格,但內層牆面會多上一層水泥,一方面讓居住環境更加宜人,再來也可以避免日後發生與樹共生的情況;

木造的門窗沒有限色,所以是最可以發揮房屋特色的地方。

現在的新式建築大多採亂石砌、丁字砌和人字砌綜合運用的工法來搭建,而且選石上也刻意運用不同的顏色來展現房屋新意,門窗大多為兩開式則是為了因應夏季的悶熱與冬季強烈的海風。

村子一角保留了戰地時期留下的機槍碉堡,讓悠閒的漁村風情抹上一點戰地緊張的氣息,這已成為馬祖島上的最大特色。

站在福正聚落往上看,居高望遠的東犬燈塔是島上的最高建物了吧?!

福正村也有步道可以直接走上燈塔來,在此可以高眺潮間帶與大海之美;

步道的兩旁長滿了蘆葦,容嫂說每年蘆葦盛開時,也是東莒島上超級美麗的景色喔~

步道的盡頭就是東莒島燈塔,「東莒燈塔」又名「東犬燈塔」,列為國定二級古蹟;位於東莒島東北端老頭山山巔上,海拔標高66公尺。「東犬燈塔」位處馬祖列島中南端,與馬祖列島中北端位在東引島上的「東湧燈塔」,兩者各據南北兩端共扼閩江海口,是昔日漁船、貨輪進入福建馬尾港的主要航標。

除了燈塔這座主要建築外,周遭還有相關附屬建築,昔日作為辦公室、宿舍等。有些現已作為相關文物圖說展示用。而且所有的建築全採藍頂白身的設計,看起來是不是也有地中海浪漫風情呢?! 

東莒燈塔於西元1872年(清同治11年)由英總稅務司Robert Hart主導,營造司Cavid M.Henderson設計,交付英國伯明罕張氏兄弟燈塔工程建設公司建造。創建年代僅次於金門東碇島燈塔(西元1871 年),但卻是第一座以花崗石材建造的燈塔。塔高19.5公尺,圓柱狀的燈塔,下段外觀以石材疊砌,整體塗裝選用純白顏色;燈塔頂端乃為透明玻璃所建,內部是螺旋狀樓梯。

燈塔由門口到旁的辦公室中廊大門間建造一座防颱牆,當地稱為菜刀牆。具有防擋強風的功能,在島上許多住屋都有這樣的在地化設計喔!!

這座燈塔由英國人管理超過半世紀,直到民國38年才交回中華民國政府;民國47年因台海關係緊張,燈塔熄燈近三十餘年,直至民國91年馬祖結束戰地任務後才重新復燈。可惜東莒島福正聚落已經隨著漁獲蕭條而風華不再,但它仍是東莒島上最重要的精神象徵。

緊接著,我們要往大埔聚落的方向前進;

東莒靶場的後方有個飄流木公園。在東莒沿海時常撿到這類巨大的飄流木,經許多藝術家評估為高價值型的藝術作品;可惜縣政府經費有限無法製作,故只能一一插在這裡形成景觀,希望日後它們也能為東莒的觀光展現力量。

這裡是東莒島上的神祕小海灣,海灣一角突出的山稜線像不像獅子的臉呢?

獅子崖」的眼睛是昔日戰事所用的機槍口,下方有塊三角尖形的牙齒狀石頭,看起來頗有獅子的雄偉氣勢。

而在獅子崖前方則為「呂何崖」,民間傳說是說玉皇大帝為了鎮住呂洞賓和合仙姑在一起所擺放的玉璽,也稱為御鑑崖。又名「母子石」,也像母親緊揹著孩子般,親蜜的兩顆石頭。

仔細由石頭的後側來看,兩顆石頭之間的接觸面積不大,上方的石頭有一半都是懸空的;縣政府也找了專家學者們來評估過上方石頭掉落的機率,但答案郤是令人放心的,因為有「神的力量」啊~這個答案真的令人莞薾不已耶!

海灣的另一側是出現「海中天」的景象,

前方的小石頭更像獅子俏皮地面朝右方端坐著。

海灣裡為天然的海蝕柱與海蝕溝地理景觀,令人引發許多想像,為這片小海灣畫上神祕色彩。

神的力量不僅於此,就在神祕小海灣的正上方山坡,有顆天然的巨石正面浮現出「萬」字,側面則是「卍」的符號;這天渾然天成完全自然的喔!!

下方還有隻「佛手」也是天然形成,但我的慧根不夠,怎麼看都沒看出所以然來。

最後,我們來到大埔聚落下了車,昔日的大埔漁村是座人丁興旺的漁村,聚落內曾經住有多達50戶以上的民家,大埔漁港內停泊了數十艘大小漁船;後來由於漁業蕭條,人口外流,目前已經完全沒有當地人居住於此。昔日的漁村榮景已成追憶,但近年來在縣政府的推動之下,讓學者與藝術家進駐,共同努力為大埔漁村轉型改造全新面貎以發展觀光。

2009年由學生與藝術家們一同在大埔漁村中利用海邊的素材共同創作了一面藝術牆,並命名為「2009年一起來」。

希望藉由大家的力量,賦予大埔全新的生命,再次起飛...

陽光下安靜無聲的大埔聚落,發散著昔日繁榮熱鬧的迴聲;

由已經荒廢的房舍可以大致看出以前漁村簡單純樸的生活環境。

剛出在燈塔出現的菜刀牆這裡也有,阻擋由蜿蛐小路襲來的冷風,也可以保護家中相較脆弱的木門。

聚落裡的房屋沿著山坡起伏交錯而建,簡單的亂石砌工法與北竿島上的芹壁村風格有所不同,各具特色。

我們已經看到陸續有藝術家與學者帶著學生入駐村落規劃改造工程,在縣政府的要求下,外觀必須保留閩東建築的特色,但風格郤能多元又有特色。

也開始有民宿業者為了夏日旺季在做準備,相信如此具有歷史特色的地點,一定能吸引許多海內外的遊客前來體驗。

村落角落裡有座岬灣上的木造涼亭,天氣好的時候坐在這裡,不但能盡情瀏覽海上風光;還能享受清涼的海風吹拂。

優美寧靜的海景伴隨在今日冬陽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美不勝收,猶如時間在此靜止了~

下次再來訪時,希望大埔聚落已經化身為東莒島上的熱鬧景點;由原始的閩東風味展現截然不同的藝術氣息...

終於到了要和大埔漁村告別的時候,我們的東莒島之旅也到了尾聲;再度坐上容嫂的車,我們向大埔揮手道別。

下山時還經過一處規模頗大但已荒棄的養雞場,原來以前有大量駐軍時,雞肉與雞蛋的供應是很重要食物來源;

但隨著駐軍大量栽退,島上的人口也多數外移,供需失調的結果當然也只能以關門收場。

前往猛澳港的路上我們再度經過大坪村,

還有緊急時會出動的直昇機場,

馬祖的每個島上都有一座直昇機場,以利天候不佳時做為緊急救援之用。

在碼頭和容嫂道別,感謝她這半天的細心導覽讓我們對東莒有了更多的瞭解。下次若有機會再來,我還是會請容嫂再開著車,聊著當地生活的心聲,一同欣賞東莒之美。

進入遊客中心買船票,在馬祖買船票可是得登記身份證字號的喔~

遊客中心裡寛大的候船區。

港口海平面上的漁船點點...

在大陸的鐵殼船旁,我們等待的馬祖之星正乘風破浪而來...

船上的工作人員向岸上拋下了固定繩,緩緩地將馬祖之星靠向碼頭。

搭上船,再次回首和東莒島道別;停留的時間雖然不長,但郤感受良多。

十分鐘後我們船行來到了西莒島的青帆港停泊,這裡是島上最熱鬧的村落;昔日此處甚為繁華,是馬祖唯一設「鎮」的區域,還有「小香港」的別稱喔!

可惜此次我們沒有時間登上西莒島,只能在海上遠望它的風光。

回程的風浪頗大,沿途馬祖之星都採斜姿航行以閃躲接連不斷的大浪,害差一點和大陸漁船發生擦撞的意外,幸好船長發現的早,及時向對方鳴笛後兩船各自調整行進方向為垂直才化解。這些都是在東莒島認識的船長大哥說明給我們聽的,讓我們這五十分鐘的航程,行進的刺激又長見識。

很快地,位在南竿島的海上媽祖像已經出現眼前,

右側是馬港天后宮,正中是馬祖港,而左側則是登上海上媽祖像的雪白步道在海上皆可一覽無遺。

很快地,馬祖之星再度將我們帶回南竿島上的福澳港,今天一日的東莒跳島豐收遊也劃下句點,期待下回再遊東莒還可以新遊西莒的機會啦。


註:[本文許多景點介紹皆參考馬祖戰地文化馬祖國家風景區網站,於此致謝!!]

參考相簿

20140221馬祖卡蹓東莒行

20140221馬祖東莒大埔石刻

20140221馬祖東莒東犬燈塔

20140221馬祖東莒福正聚落

20140221馬祖東莒大埔聚落

延伸閱讀

[馬祖]離島卡蹓初體驗~北竿行

[馬祖]離島卡蹓初體驗~南竿行

連江縣東莒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萬花筒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