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8新北市雙溪區 三貂嶺友善生態隧道(Sandiaoling Eco-friendly Tunnel)
一座被山與河所包圍的小鎮~三貂嶺,
整體發展沿著基隆河而生形成在地特色。
鐵路交通上三貂嶺是平溪線與宜蘭線交會的所在,
但迷你的三貂嶺火車站卻是沒有道路可達,
一側背山一側面河除了鐵道只能步行而來喔!!
萬花筒來訪三貂嶺的這天不巧是個細雨綿綿又略為陰沈的日子,
為這座寧靜的小城鎮添加了神祕感與遺世獨立的氛圍。
走出小巧的三貂嶺火車站,一側是沿著山壁而設的火車鐵道,
一側是水流揣揣的基隆河,兩者之間只有一小條的步行小徑;
除了步行完全無法靠近火車站耶~
這也算是三貂嶺火車站的極大特點吧。
老舊的小車站營造時空穿梭的夢幻感。
為了安全火車站的月台一般是關上,
有火車通行前站長才會打開,同時會詢問搭車的方向,
以免乘客走錯月台搭錯往東部或向北部的列車。
靠近車站大廳的月台是搭乘往東部的火車所用。
由台北而來的我們就是在這側下車,火車繼續往東部行駛而去。
回程要搭車回台北時,得穿越鐡道到山壁下的第二月台候車喔!!
由於拍照所以比一同下車的乘客晚了點出車站,
沒想到站前小徑上已經沒有了人潮。
這條站前小徑一側是鐵道一側是基隆河,
是通往三貂嶺火車站唯一的路徑。
來往東部的列車時常在鐵道上急駛而過,
是近距離捕捉火車身影的好位置。
而與基隆河相隔的對面山壁上就是萬花筒今天來三貂嶺的目的地~
三貂嶺友善生態隧道啦!!
沿著山壁而架設的三貂嶺友善生態隧道
該隧道可以步行、租騎UBIKE或自攜單車通行,
重點是要記得事先預約!!
走過壁掛棧橋後就會穿越二座隧道,欣賞鐵道歷史與生態;
接著會由另一端牡丹站周邊而出。
三貂嶺友善生態隧道採取預約制,
萬花筒可是在二週前就上網預約才預定要二週後的這一天有名額耶~
建議大家要早早預約定下名額,否則就要現場等候補
看是否有人預訂沒來才能進入喔。
預約請按這 (青春山海線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
PS:每週一公休喔!!
一路走到站前小徑的盡頭,前方是鐡道交會處完全沒路;
唯一的方式是走下地下道穿越鐵道方能離開火車站喔!!
走下階梯心中很忐忑,火車正從頭上經過耶~
鐵道下方濕暗不平,大家走路要注意腳步喔。
由地下道走出來後又是長長的小徑,
但鐵道這時已經來到我們的左手邊;
我們置身在鐵道與山壁間的小徑裡了,
繼續直行大約十來分鐘才會抵達三貂嶺小鎮喔。
緊接著是來到基隆河彎口,我們得跨越河上鐵橋與火車同行,
才能步入小鎮裡喔!!
跨越基隆河的小橋大多空間是留給火車行駛的,
而右側小小的路徑則是行人通過用喔~
一路走過鐵橋再左轉就抵達三貂嶺小鎮啦~
在橋上眺望河岸兩側,果然座落著許多房舍。
當地居民真的都沿著河岸而生。
河岸邊錯落著訴說歷史的房舍~
走到鐵橋盡頭左轉後有棵高矗的大樹挺立在視線裡~
這棵大樹所在之處就是當地知名餐廳~寛哥那裡的大門口。
辨視度極高,也讓餐廳相當好找。
為了抓住雨稍停且出太陽好天氣,
我們先來去騎車穿越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再回來用餐吧!!
繼續往前走就會來到猴雙公共自行車UBIKE2.0租借站場,
先別橋下租用UBIKE;再騎回橋上前往入口。
就位在金字橋下的UBIKE停車站提供的是猴雙公共自行車UBIKE2.0!!
猴雙公共自行車在「猴硐火車站」、「三貂嶺舊隧道」、
「牡丹車站」及「雙溪車站」共設有4個YouBike2.0自行車租借場站,
採取專區收費的方式,但租用費率與現有公共自行車租賃費率相同;
要注意的是自行車的車身標示有「猴雙專區」,
代表該輛自行車僅限在這4站專區場站租借、歸還。
也就是說這是僅限在雙溪與猴硐之間租用、借還的UBIKE,
別的地方騎來的UBIKE無法在這個專區裡的站場歸還,
也不能租借這裡的UBKE到其他地方還車喔。
不然每次會有調度費用$250的產生耶,愛注意喔~
好的,很迅速地租好UBIKE,趕緊把握好天氣騎上金字橋~
騎過金字橋沒多久就會看到三貂嶺友善生態隧道的驗票亭啦~
趕緊拿出網路上預約好的QR CODE供工作人員驗證,
就能開始探索三貂嶺友善生態隧道啦!!
若是你對三貂嶺與其周邊的生態人文有興趣,
也可以上網預約導覽為你深入解說喔!!
我們正巧在回程遇到一組有預約導覽的遊客,
旁聽了一下下就覺得很有收獲耶~
好的由此平台開始就踏上了三貂嶺友善生態隧道的範疇啦~
這回萬花筒是採三貂嶺進三貂嶺出的玩法!!
原本是打算三貂嶺進牡丹出,也就是隧道單向進出的方式。
但途中遇到有緣人介紹美食,忍不住美食的誘惑與好奇心;
所以又騎回來一起去吃寛哥那邊的好料。
使用鋼筋作為壁掛棧橋與隧道內通行平台的材料也是一大特色~
由牽引道開始到過第一個隧道(三瓜子隧道)都不能騎行,
自行車需用牽的,第二個隧道到牡丹方向出口才能騎車喔!!
我們已經步行在剛出火車站看到掛在山壁上的隧道步道了耶!!
回頭看看隔著基隆河的三貂嶺火車站吧~
走完壁掛棧道後就來到第一座隧道啦~三瓜子隧道。
以前的舊宜蘭線鐵道中由瑞芳到雙溪站共設有九座隧道,
故還衍生⌈一錢鑽九孔⌋的台灣諺語;
而在擁有新東部幹線後、舊宜蘭線也遭到廢棄。
如今在荒廢了超過三十年後,
昔日的九座隧道已有四座重生闢為自行車道,
三貂嶺自行車道就是其中之一。
三貂嶺友善生態隧道為全台第一條鋼筋自行車道,
總長3.19公里的三貂嶺友善生態隧道全程用走的大約四十分鐘;
而若租用了UBIKE或自己帶車來騎,
步行三瓜子隧道加騎行三貂嶺隧道則只需花費約20分鐘。
由棧道到隧道內的行走平台都採用鋼筋舖設而成;
沿踏還會設有里程數耶!!
設計師還利用水池設計讓將三貂嶺的翠綠山景映入水池鏡面倒影中,
運氣好時還能與火車相遇耶~
保留了隧道原始的磚造架構,底下使用鋼筋架高,
並在鋼筋平台旁設置燈生態共生燈光採用間接照明的方式,
讓在隧道裡行走的我們視線不受阻又不影響生態;
同時也讓隧道保留原有從黑到亮的視覺效果喔。
一道牽車一邊細數鋼架平台旁的里程數相當有趣。
走到洞口頓有柳暗花明又將有一村的期待感。
與只能步行的三瓜子隧道相鄰的是能步行又能騎車的三貂嶺隧道。
別以為用鋼筋舖的隧道內步道不好騎,
平滑光整也不怕濕,鋼筋條間有空隙還不積水,
騎行起來相當舒服耶~
只是隧道不大寛度也略窄,大家騎車時要慢一點,
盡量靠一邊不用影響步行者或其他騎車人了。
所以也不要隨手把車停在中間就去拍照阻疑他人的通行好嗎。
騎到中途發現大家聚集在這裡,原來是頭頂有蝙蝠耶~
其實仔細看看,隧道頂的煤灰也是歷史的一部份,
燈光旁也會有碳酸鈣結晶可以欣賞喔。
一眼望去好多蝙蝠啊~都在大家頭上倒吊著...
很輕鬆地一半步行一半騎行地遊覽完三貂嶺友善生態隧道啦。
享受了大自然的清新空氣與小鎮的寧靜與純粹...
騎出隧道口也別忘了把握光線來張難得的合影啊~
穿越了二座火車隧道後我們來到牡丹車站這側的驗票亭。
這裡的規模較大,有服務人員也設有廁所可以稍作休息。
離開前服務人員還為我們蓋上印章可以在傍晚四點前再次進入隧道。
蓋的時候還沒想到,後來我們居然真的回頭,
重新由牡丹方向騎回三貂嶺,這個章印可是大大派上用場耶~
沿著這條下坡小徑慢慢騎就會抵達牡丹車站,
和車站旁的雙猴UBIKE微笑單車租借站場喔。
就在我們快要騎到牡丹車站前老天很不賞臉的突然下起大雨~
我們只好停在橋下等候雨停~
然後饑餓的我們決定冒雨騎車回頭,再度往三貂嶺車站的方向前進。
由牡丹站方向進入三貂嶺隧道入口處是標註1K000喔!!
一邊躲雨同時再度享受一番隧道中騎行與步行的樂趣,
要出隧道口時正好遇到火車經過耶~
再度牽著UBIKE走回壁掛棧道,
棧道下的基隆河與火車鐵道平行共列。
三貂嶺火車站的所在位置真的是背靠山壁面臨基隆河耶~
難怪是最難到達的車站,只能步行和搭火車啊。
跨越基隆河的鐡道橋橔。
下回天氣好時決定再訪三貂嶺,見識一下青山綠山的好風貌。
離開壁掛棧道後再度騎向金字橋,在橋下歸還了UBIKE;
緩步向剛剛經過的三貂嶺小鎮而來。
首先經過的是東北角大固宮。
在它的前方就是那棵讓人印象深刻的直挺大樹了啊~
由大樹旁的餐廳大門走進去,
先在寛哥那裡(ABOUT CAFE)享用一頓令人驚艷的美味大餐。
再走進大樹的正對面的禾炚,
是間運用昔日礦工澡堂重生的藝術工作室。
裡面有許多香港圖書可以閱覽喔~
在它的隔壁是三貂嶺荒野無憂Cafe,
同時也是肉桂香料野茶研究室。
再往前走會看到三貂煤礦的礦坑入口,
在這廢棄的礦坑口卻有棟很有趣的二層樓咖啡廳喔~
我們要右轉上橋跨越基隆河回到三貂嶺火車站啦~
橋頭有往福仁國小的指標耶~
要不是天快暗了,還想往小學去走走看看。
依鐵道而生的小鎮寧靜純樸~
我們和鐵軌同行,幸好沒有遇到火車不然好緊張啊~
橋下的河岸風光。
走過鐵橋後回到鎮上小徑,依舊和鐵道並行。
可以很近距離地捕捉到火車經過的畫面耶~
再度走回火車站前的站前小徑啦~
來來往往的火車為這座小鎮帶來活力與片刻的熱鬧...。
這回來訪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的經驗很舒服~
靜沁的小鎮氛圍、設計良好規劃完善的生態隧道與騎行體驗,
都讓人沈浸式的感受山中小鎮的悠閒與放鬆。
下回還要再找機會在陽光下重返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
同時也順便再遊猴銅與雙溪的自行車道啊~
參考相簿:
延伸閱讀:
三貂嶺友善生態隧道(Sandiaoling Eco-friendly Tunnel)
TEL:02-2499-1782
ADD:新北市雙溪區雙溪牡丹和瑞芳三貂嶺交接處